×
×
首页 > 广药大要闻 > 正文

中国国际中医药(肉桂)论坛在云浮罗定举办

2025-01-06 “双百行动”驻罗定服务队 浏览量:

  1月5日,由云浮市人民政府、广东药科大学、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主办,罗定市人民政府、云浮市农业农村局、云浮市中医药局承办的“发展大南药 推进中医药 共享大健康”中国国际中医药(肉桂)论坛在“肉桂之乡”云浮罗定举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张文周先生,中国工程院周宏灏院士,国医大师、广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韦贵康,云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思佳,罗定市委书记罗永雄,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副总编辑霍诺,华南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吴鸿教授,美国神经针灸研究院院长郝吉顺教授,中山大学苏薇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魏坤教授,中国农工党广东省委会人资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我校副校长杨全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共20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霍诺在致辞中指出,此次中国国际中医药(肉桂)论坛旨在搭建集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产业合作于一体的国际化平台,汇聚中医药领域的精英力量,共同探索肉桂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繁荣。



  周宏灏作了题为《药物基因组学技术进展推进中医药研究》的大会主旨报告。他指出基因组学技术可以成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有力工具和重要途径。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方法,结合机器学习等现代计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能够了解基因结构改变,以及人类对药物反应差异和疾病异质性、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韦贵康作了题为《骨伤科流派肉桂使用的历史和现代传承》的报告,他分别从历代古籍与骨伤科最早著作记载的肉桂、伤科流派和少数民族对肉桂的使用、中成药对肉桂的使用、肉桂的现代研究与传承、验方介绍等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骨伤科流派肉桂使用的历史和现代传承。



  吴鸿作了题为《新会陈皮的道地性是如何形成的》的报告,他从道地产区和非道地产区茶枝柑果皮中的挥发油成分差异、道地产区和非道地产区土壤理化差异、道地产区和非道地产区基因表达差异、茶枝柑根系微生物组成差异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指出土壤理化、微生物是新会陈皮道地性成因的关键因素。



  郝吉顺以视频方式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头针治疗神经系统疑难杂症》的学术报告。他结合经典案例和自己从医多年的经验,阐述了头针治疗这种传统中医模式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积极作用。



  苏薇薇作了题为《科技赋能道地药材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专题报告,分享了其团队多年来在化橘红方面的研究,介绍了高校“智慧树”结出乡村振兴“金果实”的模式。她特别提到,肉桂不仅具有药用价值,更因其健康益处而受到市场的欢迎。要通过标准化生产,保证其产品质量,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



  杨全作了题为《肉桂产业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的专题报告,他从肉桂产业现状结合团队在肉桂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肉桂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研究、肉桂和大叶清化桂品质差异形成机制、肉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研究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提出肉桂产业“四链一体”发展建议,为罗定肉桂的发展精准把脉问诊。



  魏坤作了题为《中药雾化免疫增强阳后修复健康和发展前景》的报告,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人体系统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得到雾化肺部给药优于口服给药的结论,强调了纳米雾化呼吸健康产品应用市场前景可观。



  李振清作了题为《向森林药粮九棵树撬动千亿产业,推进山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提出打造云浮森林药食同源食品品牌,建设向森林“药”粮总部经济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建议。




  论坛活动亮点纷呈,举行了《中国农业百强标志性品牌——罗定肉桂》亮牌仪式和罗定市回赠广东药科大学百年老桂皮仪式。发布了广东药科大学“双百行动”罗定肉桂新品视频,向大会隆重推出学校科技赋能罗定肉桂产业研发的肉桂牙膏、肉桂洗护系列等6种投入市场的新品。



  大会最后环节举行了以“科技赋能,助力肉桂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专家圆桌会议,会议由杨全主持。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高级总监王继永、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化工学院院长曹华、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赵雷、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颜健、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胡流云、中粮科工商管中心总经理石汶平等多位专家从肉桂种质资源保护、种质创新利用、生态种植、大健康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及品牌打造等方面展开研讨,发表真知灼见。专家一致认为,罗定肉桂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较好的产业基础,本次会议为罗定肉桂科技赋能发展搭建了一个交流、融合、共赢的平台,希望后期参会各方同心协力,进一步推动肉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西贝阳



上一条:学校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集体备课会

下一条:广东省第四届南药产业大会在我校云浮校区开幕

新闻总排行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