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对广东而言,既有“一定要走”的必要性,更有“不走不行”的紧迫性,既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途径
新春开年以来,在一片片开工、开跑、开干的实干氛围中,“高质量发展”再次成为热门关键词。
谈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时,可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国速度”。的确,“中国速度”早已深入人心,但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言,片面地追求速度很难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发展?从长久持续稳定的角度来看,强调发展质量是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到一个地方调研、每到一家企业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发展,反复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面对“首要”的明确定位,必须深刻把握理解高质量发展何以如此重,才能更好地破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一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万事万物发展皆有规律可循。尊重规律、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按规律办事,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经济发展有自身的特定规律,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我们党把握发展规律、从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
在分析我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党的二十大报告首先谈到的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这在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广东,同样很明显。
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新发展阶段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矛盾问题突出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不可能继续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对自身有着很清醒的认识。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经济发展中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但资源消耗高企、人口红利渐失、产业“小散弱”,把广东带到一个历史性关口,发展的瓶颈和约束日益凸显。
“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根本”二字千钧之重,高质量发展对广东而言,既有“一定要走”的必要性,更有“不走不行”的紧迫性,既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途径。
在迈向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性拐点,需要我们坚决摒弃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实把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质量和效益提升上来。
二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条鲜明的主线,更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根据时与势的变化,推动发展理念推陈出新,是中华民族求新求变的传统体现,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金钥匙”。
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呈现的是“两个广东”,这是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直观描述,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化水平和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突出、县域产业发展平台不强等问题,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
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反映到经济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从单一化、同质化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从满足“有没有”向追求“好不好”跃升。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有了这把“金钥匙”,不愁锁不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所蕴含的价值观、方法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是一时一事、一地一域的要求,而是要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高质量发展是最光明前途,是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奋进之路。
三
致人而不致于人,始终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才不会受制于人。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深刻阐述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格局事关全局。高质量发展是一条光明大道,但注定也是一条要跋山涉水的艰辛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制造业大省、外贸大省,广东拥有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通过改革开放,广东在国际循环上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外贸规模屡创新高、质量稳步提升。但在畅通国内循环方面,广东却有明显不足,尤其是与一些省份相比在经济腹地和辐射范围等方面差距较大。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厘清认识上的误区。不能片面地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或者片面强调国际大循环,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国内循环潜力逐渐显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就是要避免走入误区。对于广东来说,要通过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不断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起来,强化在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中的关键功能,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难点痛点,把国际循环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优势,以广东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之中。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历史又来到了新的节点。踏上通往现代化的新征程,广东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广东现代化建设新的跨越。
执笔/杨彬、刘小龙(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