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全国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下称“共同体”)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宣告成立。

在为期三天的“全国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中,各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全国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全国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名单》《全国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三年发展规划报告(2023—2025年)》《全国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会议议程》。会议还举行了介绍共同体发展规划汇报和构建促进生物医药发展服务模式的主旨演讲和产教融合论坛。
据介绍,共同体由来自内地的超过230家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组成,在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国际生物岛(中以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指导下,本次由广州国际生物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生物岛集团”)牵头与广东药科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联合发起成立。
根据相关规划,各方达成共识:共同体内的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机构工作重点主要聚焦于重大科技攻关和高层次人才学历的提升等方面;应用型高校和职业院校工作重点主要聚焦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技术服务与转化等方面;共同体内企业则要做好人才和技术的供需对接,加强与高水平院校、科研机构和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协作,校企双方通过共同体凝聚优势力量,推动高校增进优质供给,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同频共振、无缝对接。
在共同体框架下,校企将共同研究制订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等级认证标准,实现协同育人,提高生物医药行业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同时,依托共同体中职业教育和本科,构架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职普融通。
在统筹政校企优势资源方面,各方将推动共同体成员单位共建开放型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和生物医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打造集教学、实训、培训、科研、竞赛、科普等于一体的行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样板;同时,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建立健全基地的运行和保障机制,推动共同体内高水平院校、骨干企业资源共建共享、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新体系、新模式,促进学科大类交叉。
发展共同体与《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总体目标相吻合。
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前沿阵地,已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超3000家,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00亿元,形成了“研发在生物岛、中试在科学城、制造在知识城”的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生物岛已完成了生物医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医学检验检测、生物科技配套服务的产业布局,打造了以广州生物制造工艺培训学院为代表的紧密联合生物制造企业与高校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如今,依托此前的合作成果和生物岛资源、企业、培训实体云集的优势,共同体建设规划擘画了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新蓝图。
“经过约三年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共同体内院校开设的生物医药类专业与产业结构布局基本匹配、教育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高度契合、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技术协同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产品升级和工艺改进。”共同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严振表示,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在政策和服务方面对共同体给予支持:积极加强服务指导或推动两品一线企业开展“产教评”技能生产的生态链建设,协调解决产教对接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促进“两品一线”产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据了解,根据《全国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参建各方将依托共同体内的人才资源,开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典型生产实践项目,校企教师协同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企业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驱动产业升级。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90103e5a57184da69b2e13612fe605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