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循着这悠扬的歌声望去,只见一位“90后”老同志,正满含深情地引吭高歌,他便是广东药科大学的原党委书记谢中华。
如今已94岁高龄的谢老,虽视力稍有不足,但身体依旧健朗,精神抖擞,矍铄之态尽显。他就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过往的岁月。
他曾亲身经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每当回忆起往昔的峥嵘岁月,他总是热泪盈眶,心中感慨万千,话语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他出生于江苏涟水,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他正在涟水中学就读,深受中国共产党先进思想的熏陶。年仅15岁的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学校里最早被发展的地下党员之一。他曾说:“我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入党就是为了能为老百姓的利益而奋斗。”
1946年8月,国民党发起重点进攻,当时新四军来到涟水。思想进步且能歌善舞的谢老,因其积极活跃的表现而被选入宣慰团。他们为部队和百姓进行演出,《兄妹开荒》是每场必演的节目,尽管当时没有任何音响设备,但演出效果极佳,深受战士们和当地百姓的喜爱与赞赏。谢老回忆道,那时他年仅16岁,是团里年纪最小的成员。演出结束后,许多战士都将他高高举起,开心地说:“小鬼,演得不错嘛!”那时候的他,就像一盏小小的明灯,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
后来,谢老跟随部队前行到山东曲阜,又转战到上海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党委工作了5年。1953年,由于国际形势严峻,国家和部队面临橡胶紧缺的困境,而广东沿海的湛江和海南适宜种植橡胶树。国家号召自力更生,谢老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毫不犹豫地第一个举手报名。他说,当时在农场,工人们育苗、施肥、管理,三年后才能取胶。尽管条件艰苦,但大家意气风发,热情高涨,丝毫不觉疲惫。
谢老喜爱作诗,近年来,每逢国家重大事件,他都会赋诗表达心声。由于视力不佳,这些诗由他的老伴书写,儿子打印出来,共有近20首自创诗。谢老已连续21年来事务中心康养,他对这里的服务赞誉有加,还即兴作了一首诗:
赞省老干事务中心
南粤从化北溪湾,老干康养好地方。
风景秀丽环境美,有山有水是仙境。
离休退休老干部,每年都要来一回。
感谢党的政策好,十分关心老同志。
康养服务很周到,医护住食非常好。
员工热情如亲人,老干深刻记在心。
谢老喜欢作诗的习惯,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小孙女。谢老过生日时,远在国外留学的孙女为他作诗:“致我最敬爱的爷爷,许久未见,十分想念。您的关怀像春雨滋润心田,在您支持下我步步向前;您的故事常在耳边回响,那段革命岁月令人敬仰;您的经历是我心中的光芒,激励我勤勉学习;您身体力行教我关心社会时事,是我前行的动力源泉。”
谢老担任广东药科大学离休党支部书记已有34年,除了每月的支部学习会,还会在七一及其他重要节日组织支部党员召开座谈会。每位党员都认真对待,有的党员自发去书店买书来看,撰写发言提纲。作为学校关工委主任十几年的他,还经常给学生们讲党课,讲革命故事。2009年,谢老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所在集体也曾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谢老感慨地说:“我从小参加革命,是党把我培养长大的。我能活到94岁,离不开党的关怀、国家的关怀和单位同志们的关怀,一切都要拥护党、相信党、依靠党。”他还寄语我们年轻一代,要听党话,跟党走。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党的培养下健康成长;二是要努力工作,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三是要依靠群众、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
谢老的故事如明灯,教诲似清泉,润泽心田,给人力量。在他身上,体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与高尚情怀,我们应以他为榜样,肩负使命,在党旗下奋进,用青春智慧铸就辉煌,让红色火焰永燃心间!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