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建列 在今年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广东药学院有三个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包括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其中该院附属医院何兴祥课题组完成的“MIF与胃肠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二等奖,该成果揭示了MIF有可能成为胃肠粘膜癌变的早期诊断指标,同时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也密切相关,在动物实验中以MIF为靶点发现小分子化合物ISO-1、抗MIF抗体与基因药物抗MIF-siRNA不仅可以抑制大肠癌原位的肿瘤的生长,而且减少了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此项目为胃粘膜癌变的早期诊断、大肠癌肝移的诊断与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胃肠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大肠癌的诊治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直接与诊断时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晚期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而早期癌患者5年生存率则可高达92%。
何兴祥指出,提高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断的技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
揭示MIF与胃肠肿瘤关系
何兴祥说,MI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首先在炎症性疾病中被发现,学界10多年前发现MIF在黑色素瘤、肺癌里表达高。“2001我在香港玛丽医院工作,在回广州的火车上突发灵感。MIF既然在肺癌、前列腺癌中表达高,那么它在胃肠肿瘤中是不是也有价值?它是不是也能帮助诊断胃肠肿瘤?”
这个疑团困扰着何兴祥,回到香港玛丽医院后,他立刻上英文网站搜索相关的文章,但是并没有发现MIF与胃肠道肿瘤关系的报道。他笑称:“既然没有人研究过,那我就自己尝试一下。”于是,何兴祥带领团队开始进行MIF与胃肠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的一系列研究。首先检测不同类型胃癌细胞与永生化非成瘤胃上皮细胞的MIF水平,然后检测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组织的MIF水平,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MIF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呈现逐步的现象,提示MIF可能作为早胃粘膜癌变的早期的标志物,并且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在临床上对正常大肠粘膜、肠癌的癌前病变与大肠癌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 “血清MIF 水平可以作为大肠粘膜癌变的标志”。进一步研究发现外周血中MIF水平也大肠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为了进一步研究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机制,改良了大肠癌肝转移的动物模型,在国内外首次利用盲肠造疝原位瘤块接种法建立了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为研究大肠癌肝转移生物学特性、大肠癌发展和转移的机制、防治大肠癌肝转移的方法提供了极好的研究平台。
在细胞实验中发现了小分子化合物ISO-1、抗MIF抗体与基因药物抗MIF-siRNA可以减少大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大肠癌细胞的迁移、增加大肠细胞的凋亡;在动物实验中小分子化合物ISO-1、抗MIF抗体与基因药物抗MIF-siRNA不仅可以抑制大肠癌原位的肿瘤的生长,而且减少了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
简便廉筛查胃肠肿瘤
在我省,胃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均较高,但限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度、国民经济及卫生条件,目前难以实现胃肠镜普遍筛查。
因此,何兴祥课题组利用MIF作为分子标记物将能开发一种简便易行的外周血检测试剂盒,对胃肠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具有操作方面、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容易广泛开展。何兴祥称,“开发检测外周血MIF的检测试剂盒作为胃肠肿瘤筛查的补充方法之一,推向社会。它可以提高胃肠肿瘤的早期发现率,成本不高,不会造成负面风险,就和查一个血常规差不多。”目前,何兴祥正打算和相关医药企业合作,希望能够把检测外周血MIF的检测试剂盒做成一个标准化的产品,从而更好地开展胃肠肿瘤筛查。
未来课题组将会对小分子化合物ISO-1、抗-MIF抗体及靶向MIF的siRNA进行改造,寻找合适的载体进行体内试验,探索胃肠肿瘤的生物靶向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