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媒体广药大 > 正文

【信息时报】广东药学院教授朱盛山:不忘初心的科研之路

2014-11-03 信息时报广州大学城10周年纪念特刊|0 浏览量:

    从1996年进入广东药学院至今,明年即将步入甲子之年的朱盛山,见证了广东药学院从宝岗校区到大学城校区的变化与成长。“大学城给广药的变化很明显,整个教学、科研的思路都不同了,原本想做而没有条件做的事情都在大学城得以实现了”,朱盛山说。

    2002年,还在宝岗校区的广东药学院开始筹建中药研究所,朱盛山是当时的筹建负责人。朱盛山告诉记者,当时的中药研究所面积只有80平方米左右,人员方面也只有几个教师坚持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

    转机发生在2004年。这一年,随着大学城的建成,广东药学院也搬迁进入大学城。“整个广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盛山这么形容进入大学城之后广东药学院的变化。两年之后,中药研究所也从宝岗校区搬迁到大学城校区。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中药研究所的面积已经扩大到了超过2000平方米。另一方面,科研器材大量增加,科研队伍也逐步壮大,除了教师外,部分研究生也加入到项目中来。

    大学城给广东药学院,给朱盛山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有了更多与其他高校师生交流的机会。“几个不同学校的教授、学生围坐在大排档,一边吃东西一边讨论今天谁的研究发现了什么……”朱盛山告诉记者,很多的交流、思想火花往往就是在这时候碰撞出来的。

    回顾往事,若非1995年作出的那个决定,朱盛山不可能见证广东药学院的这一变化。1982年大学毕业之后,朱盛山被分配进入江西当地一家药厂工作,一干便是十余年的时间。这时,已经是药厂高级工程师的朱盛山却作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提出转岗申请来到陌生的广东药学院当一名教师。

   “心里还是想写书、做科研”,朱盛山不忘初心。如今,除了逐日壮大的中药研究所之外,朱盛山也实现了当初对自己的诺言—做科研、写书。其中,由朱盛山主编的《药物新剂型》一书已经是多个高校的博士生选用教材。此外,朱盛山也获得了多个相关发明专利,包括复方丹参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缓释骨架型复方喘平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

   信息时报记者 李冰如
   (来源:信息时报广州大学城10周年纪念特刊2014年10月31日星期五E16版)



编辑:



上一条:【信息时报】十年筑城 梦想起飞

下一条:【广州日报】走出糖尿病防治四大误区

新闻总排行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