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全国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暨年度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本次会议主题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等出席开幕式。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上,张东刚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和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他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广东药学院院长郭姣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就是“弘道”、“化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谷晓红认为,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医患和谐理念就植根于中医药文化。她说,中医药文化关系着中药学的本质和根基,和谐医患关系是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中医药文化合和中国传统文化。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王键表示,中医药核心价值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诉求上存在本质契合,在传承文化上存在使命契合,在体系构建上存在路径契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互化”与创生的关系。
医药学院应重视医学伦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卢国慧表示,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注重医学伦理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中国的医学教育,中医药教育更要面对中国的现实,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道统。她说,在中药学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带着深深的中华文化的烙印,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
论坛上,多位学者对医药教学研究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探讨。第三军医大学教授翟建才认为,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从根本上去充实医学人文的内涵。他表示,中国古代医学表达是一种更接近人类,初生态的朴素的观念。不同于由追求理性化而后逐渐走向崇尚技术工具化的西方医学,中国医学是一种位居自然精神状态下的经验性的、不断滋生自我魅力的长期进化体系,其天人合一整体观、综合个案的经验性、以人为本的原生态的独特文化基因,可以作为西方文明所产生的以分析、实证、逻辑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医学工具理性的绝妙佳配。
达成《广州共识》
本次会议达成关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州共识”,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准确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而在现实中,中医药文化建设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卢国慧表示,对中医药文化核心理论体系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中医药文化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尚未形成中医药文化阶梯式教育体系,缺乏必要的师资和教学经验等,都是当前我国中医药文化建设中的实情。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其广也在报告表示,他所在的调研组通过各种方式调研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0多个地方,对中医药的各地产业链进行调研,总结出政府应该关注的中医药有关领域的16个相关问题。总的来说,社会意识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对中医药存在非常大的影响,运用管理西医药的原理和方法来彻底“格式化”中医药是一个重要表现。他认为,中医药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借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本次会议由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作会主办,广东药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150余人参会。(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冯爱琴)
链接:http://lcl.cssn.cn/gd/gd_rwhn/xslt/201412/t20141216_14448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