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媒体广药大 > 正文

【信息时报】报告发布者:所谓“超级细菌”不可怕

2015-10-31 信息时报|0 浏览量:

by 信息时报 | 记者 史倩云 张秀丽 通讯员 粤康信 |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广州地铁检测出了“超级细菌”,如若引发人体感染可能导致死亡。该消息一出,立刻引起极大关注。记者昨日就此向该报告的发布者、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姚振江进行求证。他告诉记者,所谓的“超级细菌”学术上并不存在,民众对此无需恐慌,“检测出细菌存在并不代表就会发生感染”。广东省疾控中心也表示,所谓“超级细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研究者说
  
不存在“超级细菌”说法

 
  该报道称,根据10月29日《自然》(Nature)出版集团旗下的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姚振江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广州地铁系统上检出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他们在广州地铁1、2、3、4、5、8号线和APM线等7条线路上采集了320个样本,取样点涉及32个地铁车站,包括地铁中经常被乘客触碰的位置,例如扶手、座椅、售票机、自动扶梯等。研究发现,超过60%的(193个)取样点均含有耐药的葡萄球菌,其中还有8个含有这种包括甲氧西林在内的多种青霉素都难以杀死的“超级细菌”,由其引发的感染甚至可能导致死亡。该消息昨日被广泛传播,引起不少市民的恐慌。有市民告诉记者,自己当天回家疯狂洗手,“下班时连地铁都不敢坐了”。

   昨日,记者在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见到研究者姚振江,他告诉记者,这确是自己团队于10月29日刚刚发表的研究论文内容,但“超级细菌”这种吸人眼球的措辞不应被过度强调,也并不存在,“我从没这么说过,再说学术界也没有此项研究。应该是多药耐药细菌或者泛耐药细菌,我们研究的是其中的一种,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称之为MRSA”。

 
  同时,他表示自己从未想过此项研究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甚至恐慌,“我们研究的目的本是保护民众,在得出相关数据后,引导相关部门提高防范意识,而非引起人心惶惶”。

 
  地铁检出该细菌不奇怪

 
  姚振江告诉记者,这种细菌并不可怕,对大多数市民的生活基本不存在影响,感染发生的概率也很低,“这只是一种科学现象。检测出细菌的存在并不代表就会发生感染”。据他介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地铁中被检测出并不奇怪,与其相似的细菌还有很多种,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早前也在列车车厢内发现了这种细菌,相关研究很多,“从科学的角度说,没有必要恐慌。1960年代开始使用耐甲氧西林后,很快便出现了抗药性,那时候MRSA就已经被发现了”。

  与此同时,记者获悉,人体本身也可能携带这种细菌,大概比例在1%到5%左右,其中老弱体质、重病患者及从事医疗等特殊职业等人群的携带率会稍微高一些,姚振江也特别提醒这些人群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姚振江表示,受MRSA影响而发生感染的概率很低,只有当细菌在被携带后侵入人体,又刚好在人体内发生了感染、而感染对象又正好处于免疫力偏低时期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危险。“但这种概率还是很低的,一般来说即便发生了感染,只要及时处理即可”。

 
  疾控中心说

  危害是会使疾病治愈难度提高

 
  就这一情况,记者昨日还向广东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进行了了解,相关专家也表示,所谓的“超级细菌”只是指产生了超级抗药性的细菌,指的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即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并非对人体的杀伤力。而其出现,主要是因为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专家解释称,“药物的滥用会使病菌迅速适应抗生素的环境,各种所谓的‘超级细菌’就相继诞生。因此,如果太多地把抗生素用在不必要的地方,就会增加环境中的细菌接触到抗生素的机会,从而加快耐药菌群的扩张”。

  因此,省疾控中心一再强调,所谓的“超级细菌”的危害并不在于其对人的感染能力和杀伤力更强。“简单地说,就是感染了一种细菌会产生什么症状,当这种细菌转变成耐药性细菌时,它导致的疾病症状仍然一样,但是会使疾病治愈的难度提高”。

  记者随后也采访了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主任林智聪,他表示该种球菌的确在日常环境中普遍存在,但与霍乱、痢疾、伤寒类烈性病菌差异较大,也并不是每个人接触后都会被感染。

   广州地铁说

  每日都对站点和列车消毒

 
  昨日傍晚,广州地铁发文称,“广州地铁按照国家《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相关标准的要求,每天对地铁站、列车进行清洁消毒,每周进行空调滤网检查清洁,每月对空调尘网进行更换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广州地铁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每年对广州地铁进行卫生学检测,甲醛、空气中细菌总数、PM10、集中空调系统送风细菌总数、送风真菌总数、空调管网积尘量、冷却水军团菌等19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同时,广州市疾控中心还每半年对广州地铁进行一次卫生学检测监督”,并对研究机构对地铁卫生安全的关注和研究表示感谢。 


  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就卫生科研领域的最新研究报告,广州地铁正积极联系卫生、疾控等部门作进一步了解,寻求专业部门的指导意见,并将根据卫生部门的标准开展相关防护工作”。

http://www.xxsb.com/findArticle/9504.html


编辑:



上一条:【新快报】广州地铁现超级细菌 专家:不会因接触生病

下一条:【 中国新闻网】广州地铁被检测出超级细菌?当事人:没那么恐怖

新闻总排行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