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媒体广药大 > 正文

【大洋网】【中国梦·践行者】她潜心研究坚守"冷门"30年 推动代谢病防控达领先水平

2018-07-27 大洋网 浏览量: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药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广东省妇联副主席(兼),教育部代谢病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主任,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主任。

  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优秀专利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成果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大洋网讯 3月26日,在广东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以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教授为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西医结合基础与转化研究”项目,获得201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对她在代谢病领域30多年防控工作的又一次肯定。

  2014年,郭姣率团队成立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对高脂血症、糖尿病为代表的疾病研究不断深入,提出整体认识和治疗代谢病的创新型理念,该理论创新和对中药复方的系统研究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整体诊疗:一个科就可实现综合诊治

  代谢性疾病是以高脂血症、糖尿病为代表的高发病率疾病。在我国,仅糖尿病人群就达1.4亿,成年人中糖尿病前期人群比例更高达50.1%。
  此前,国内外针对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均作为独立病种进行诊治。过去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分属几个科分别诊疗,郭姣教授将这些病作为一个整体认识和诊疗,并建立了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诊疗模式,使这些患者在一个科就可以实现综合诊治,并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健康管理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在近30年的临床实践中,她坚持医学和药学结合、中医和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结合,在临床反复实践后,先是突破中医传统认识,发现了肝(包括中医学中的肝和西医解剖学中的肝)在糖脂代谢性疾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随后她又在中医整体观理论指导下,异病同治,创造性地将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等作为整体认识和治疗,首创糖脂代谢病(GLMD)新理论,提出了枢纽肝代谢稳态调节系统发病新机制,制定了GLMD调肝启枢化浊防治新策略,最终形成GLMD中西医结合“六位一体”的综合诊疗新模式。
  新方法下综合疗效更佳,药品的消耗总量和费用大幅下降,多中心RCT研究表明总有效率高达90%,药占比下降12.3%。


潜心研究:带领团队坚守“冷门”30年

2014年底,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成立,郭姣任主任,集聚和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集中攻关,在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上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11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在广东成立,这是国内最高水平的代谢病专业学术组织,也是首个落户广东的世界性代谢病学会,标志着广东在代谢病综合防控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大会产生糖脂代谢病发展广州共识与国际合作框架,郭姣教授当选为代谢病专业委员会会长。有专家表示,广东药科大学已成为国际代谢病学术高地,引领代谢病研究潮流。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知晓率低,糖脂代谢性疾病并不被重视,没有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而且糖脂代谢性疾病被确诊时,多处于中晚期,常伴多器官、系统损害,致残致死率高,是世界性难题。曾有同事劝她换一个研究领域,但被郭姣拒绝了。就这样在一个少人关注的医学科研领域,她带领团队坚守近30年,终于天道酬勤。“攀登珠穆朗玛峰有困难,但你可以看到无限风光。”郭姣说。她一直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顶天,即站在学科前沿,用最先进的科学方法;立地,即脚踏实地做科研,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同事叶德伟说,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郭姣对每一步的关键数据都会亲自审核原始数据,确保精确无误。“我们团队成员在谈到郭教授时最多的一句话是‘关键时刻,教授身先士卒’”。在团队成员朴胜华眼中,郭姣是一个勤于学习的人,“不管多忙,基本上每天都要坚持读书一小时”。


立足培养: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

  生活中,郭姣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厨艺很好,织的毛衣很漂亮,爱跳舞,会打桥牌,还喜欢每天读半个小时的诗歌散文,喜欢做健美操消除一天的疲累。但在管理上,这位女校长却是“铁娘子”“女强人”。
  2014年4月,郭姣任广东药科大学校长。这几年,广东药科大学发展迅速,学校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快速提升,学校由广东药学院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去年5月,广东药科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我们工作和生活在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成长在广东这片鼓励创新、崇尚实干的改革开放前沿热土,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了最好的‘孵化器’,让我感到无比幸运。”郭姣告诉记者,学校工作立足于人才培养,一定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这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让她特别高兴的是,在2017年创行中国社会创新全国总决赛中,广东药科大学从1700多所高校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全国总冠军,代表中国出战英国伦敦世界杯,这是医药类大学首次获得该项赛事的总冠军。  


感言

  “我认为创新有三个要素。首先是发自内心的动力。大学实习时,我用自己学到的医学知识治好了第一个病人,当时病人的感激之情和自己内心的满足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从此更加坚定了学好医术、救治更多病人的信心和决心。其次要有执着的信念,坐得了冷板凳。30年前,代谢病还不是热门,自从选定了这个方向,攻克难题的使命感让我充满斗志并乐此不疲,坚持30多年才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第三,任何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时代和机遇这个大背景。”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徐静
专题统筹:刘文亮、汤新颖、罗桦琳

编辑: 钟尚玲

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201807/20/139995_52243577.htm


编辑:



上一条:【广东教育头条】让暑假变得有意义,到农村去!看看别人的大学如何“三下乡”

下一条:【广州日报】糖脂代谢病 冷门变显学----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推动广东代谢病综合防控取得领先水平

新闻总排行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