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英雄立传、为城市立心、为未来立志!在第十三个国际档案日(6月9日)当天,由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手印·铭记”——抗疫英雄手印移交仪式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举行。钟南山院士及援鄂医护代表的100个手印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历史见证永久被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收藏。
以手印铭记 为英雄立传
“手印•铭记”系列活动是广州日报社在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联合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广州市卫健委、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各大医院、广药集团等共同发起。活动采集钟南山等名人手印以及2484位广东援鄂医护人员手印,连同他们的手印照片、参与医护批次等珍贵资料,由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开辟专区永久珍藏。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庚子除夕开始,广东先后有2495名医护逆行北上、驰援湖北;同时,在广州本地,也有大批医护顽强抗疫,护佑市民。“手印•铭记”系列活动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广东驰援湖北及本地抗疫医生护士的手印在广州国家档案馆永久珍藏,这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为英雄立传、为城市立心、为未来立志之举。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但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在致辞中表示,广药集团携手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举办“手印·铭记”活动抗疫英雄手印移交仪式,是秉承“公益至上”的承诺,为致敬抗疫英雄尽一份心意,让更多的人铭记这场战疫、感谢这些英雄。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致敬最美医护,广州日报还发起发起“你的名字我的荣光——城市礼遇”活动,让2484名驰援湖北的广东医疗队队员的名字,登上“小蛮腰”以及全广州的大屏。通过全媒体立体传播,让更多的人铭记这场战疫、感谢这些英雄。
据了解,此次移交进馆的手印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0位援鄂医护代表的手印,其中1号手印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手印。其余2300多个手印将陆续进馆。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馆长冯秋航表示,这批抗疫英雄人物手印和相关档案资料接收进馆后,首要任务是要保管好。他介绍,市国家档案馆有46个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库房,面积2万多平方米,能容纳400多万卷档案。馆内配备智能档案管理系统和温湿度自动控制、防火防盗自动报警等设施设备,能够保证库房环境恒温、恒湿,确保档案安全。
同时,市档案馆还将站在记录历史、服务社会、启迪未来的高度,建立疫情防控档案资料专题数据库,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度开发利用:积极稳妥推进档案鉴定开放,采用电子查阅的方式,简化利用手续,更好地满足查档用档需求;编写抗击疫情档案资料选编,为政府部门提供资政参考,为科研机构提供研究数据,为今后预防和应对类似疫情提供经验;举办抗击疫情档案专题展览,普及防疫科学知识,讲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鲜活故事,把这批手印背后主人的故事和精神传扬出去、传承下去。
以手印铭记 战疫英雄这样说
活动当天来自城中10家医院的援鄂医务人员代表来到现场,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看着印有自己名字的手印收入市国家档案馆,援鄂代表们感想如何?
谭杰,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强大的凝聚力。各行各业为抗疫作出了贡献,其中也包含医护人员的担当。身为广东医疗队的一员,当时,我尽管在武汉抗疫前线,也能感受到广州日报给予我们很多荣耀和鼓舞。这次“手印·铭记”活动是对我们医务人员的认同与肯定,同时也是对抗疫精神的传承,鼓舞着我以及更多的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完成各自的使命。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