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我国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增长了多少?自贸区有了什么新发展?保障民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创新成果?“十二五”期间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十三五”期间有哪些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2016年我国GDP预期增长多少?
怎样减轻企业负担?如何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住房、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有哪些计划?政府的自身建设又有哪些要求?详见下文。
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GDP增长6.9%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国内生产总值达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去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8.5%,新增4万多亿元。又解决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些成绩,是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去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国际贸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和影响。这些成绩,是在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
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投入运营。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
保障民生力度继续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60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432万户,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提高低保、优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完善工资制度。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
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2%。
三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占世界60%以上。
四是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六是社会发展成就斐然。教育公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
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
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
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今后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十三五”时期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2016年重点工作
2016年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2016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适时启动“深港通”。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
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增设免税店。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
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
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PM2.5浓度继续下降。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在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必须严格执行,对超排偷排者必须严厉打击,对姑息纵容者必须严肃追究。
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
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加快推进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利用好网络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
坚持勤勉履职,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