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广药风采 > 正文

“一体两翼”,创新换来药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明显提升

2018-07-02 药学院 党委宣传部 浏览量:

【导语】我校宋粉云教授牵头的教学团队,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与摸索,在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改革强调创新和实践应用,完成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药学专业一体两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该成果具有理论和实践创新性,已成功应用于药学及其相关专业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成果获得2018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长期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药学院的教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对药学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难以实现学校对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比如: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相互脱节,没有服务培养目标的整体观;实验实践教学内容综合性不强,各教学环节缺少衔接,学生综合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品德教育缺乏,管理制度滞后。
  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面临的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药学人才的培养质量迫在眉睫。在学校教务处和药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宋粉云教授负责的教学团队开始了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问题导向,创新理念探索解决方法


  在确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培养目标服务”为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后,团队的老师们开始着手修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准备。他们先后到兄弟院校取经,走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组织用人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专家、课程负责人等,召开“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论证推进会”,并广泛征求教师、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外校专家意见,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改进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性
  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负责人制度,对各课程内容进行筛选、重组和优化,研究和确定课程内容的支撑和衔接,解决综合化程度不高、课程内容相互脱节等问题。课程负责人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会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课程内容设置说明和培训,保证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与支撑。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有了明显改进。


△药学英语讲义


★实施递进式科研训练机制
  新人才培养方案把科学研究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分层次优化实验项目、设置新药研究与开发综合性实验以及建立学校、科研机构和药厂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实践体系,实施递进式科研训练机制,以科学研究提升人,解决各教学环节缺少衔接,学生综合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的问题。
  在一年级“导入专业文化”,开展“素质拓展计划”、“挑战杯”等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在二年级实施“名师进课堂”,开展“教授论坛”、“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研究型”学习。在三年级变革“项目进课堂”,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践、“药学专业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在四年级开展“项目实践”,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增强研发能力。

★健全学生品德完善体系
  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科领衔人与辅导员在学生教育上形成联动机制,在学生思想、学风建设、学业指导、专业入门、职业发展规划、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构建“社团建设、实践锻炼、校园文化、科技创新、体育活动”育人体系,达到“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的育人效果,为培养药学创新人才奠定素质基础。聚焦“药文化”,通过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医药职业道德辩论赛等第二课堂活动,拓展素质,培养能力,助力学生成长。

六年实践,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明显

  制定出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后,团队于2010年开始在药学(创新实验班)进行试点应用,并推广到药学、药物分析等多个专业。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跟踪对比,发现实施新人才培养方案后,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特色课程新药研究与开发学生作品展示

专业和学科建设水平得到提升

  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促进了专业学科的发展,也促进了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加强了质量意识和教育创新理念,培育了一批热心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教师和一批高质量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立项1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4项;有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主编、副主编及参编国家规划教材20余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在试点的药学(创新实验班)2010、2011、2012级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在3个创新班的96人中,55人继续深造,其中出国留学8人,硕博连读2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8人次,获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二等奖1项、省级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奖项17人次、巴斯夫创新奖学金6人次;主持、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省级6项、校级1项;发表科研论文63篇,其中学生第一作者16篇;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

  以药学创新实验班为依托的药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竞赛等相关竞赛,已推广至全校,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累积5300人次参赛,药事管理知识竞赛累积3000余人次参赛,对学风建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促进了整体质量的提升。




△实验技能大赛


科学严谨,打造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宋粉云教授团队把他们的实践总结为 “一体两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人才培养工作以化、生、医、药知识复合为主体,以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为两翼,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知识教育、创新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能够充分体现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和时代要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拓展教育渠道,并产生人才培养的集成创新效应。这一模式主要包含了三大方面的创新内容,即“三-4-五-2”教学体系、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一体化全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三-4-五-2”创新教学体系。“三”,即:学科课程、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三大平台”,打造学生学科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即:“4(2)+1”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强化课4个板块,设必修、选修2个层面,及“+1”科研训练。“五”,即:“五大课程模块”,由化学基础、生物学基础、医学基础、药学基础、专业强化构成,以达到化、生、医、药知识复合。“2”,即:“2门特色课程”专业英语强化训练、新药研究与开发,实现各专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创新和研发能力。

  新的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重组和优化,使各教学模块的作用更加清晰,课程结构体系更加优化,特色明显,确保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支撑和衔接,解决了综合化程度不高、课程内容相互脱节等问题,教学内容布局更加科学,教书育人功能更趋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更有保障。
  在此基础上,还辅以“专题研究式教学”、“名师讲坛教学”,为学生搭建主动参与的平台,并建立各类教学网站,研制多媒体课件,加强药学资源库建设,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一中心、三阶段、五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具有集成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人才为中心,完成基础专业技能、实训技能和创新能力三个阶段训练,构建验证性-设计性-跨课程综合性-实训-药物研发五个层次的递进式科研训练机制,全面提升学生动手-设计-创新-研发能力。
  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以“构筑药学人才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充分保障学生实践教学条件,按照“实验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实习基地培养”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块,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同时开设跨学科综合性实验,学生以某一个药物为核心产物和试验品,进行“药物合成-剂型设计-药效学评价-质量控制”贯通性实验,实现各学科交叉融合,实施递进式科研训练机制,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体化全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制度保障方面,制定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奖励措施”等13项规章制度,其中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中,探索设置生活导师、学业导师、学长导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在师资力量方面,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领军示范作用。以“南粤优秀教师”、“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等优秀教师为创新人才培养导师,并主讲核心课程;在考核评价方面,每学年开展一次主干课程的综合考试,并结合药学知识竞赛等学科竞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此外,还在药物分析、分析化学等多门课程的考核中增加过程性评价,使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在文化育人方面,聚焦“药文化”,构建“社团建设、实践锻炼、校园文化、科技创新、体育活动”育人体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助力学生成长。
  对于“一体两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宋粉云教授表示,在团队及学院老师们的努力下,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也在全国的教学研讨会上多次向同行介绍,受到国内同行的充分认可。希望在已有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新形势的要求继续进行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能从事药学基础性研究与创新药物研究,具有原始创新、产业研发和创业能力的高级药学人才。


编辑:



上一条:我校学子在广东省第五届“联盟杯”本科高校英语写作大赛中取得佳绩

下一条:我校学生在第五届广东省预防医学技能竞赛中取得佳绩

新闻总排行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