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宿安村,百年古榕下围坐着听红色故事的游客,5G直播间里佛手瓜远销四方,崭新的AED设备守护着校园安全——这幅生机勃勃的图景,正是广东药科大学(下称“广药大”)“双百行动”点燃“三把振兴之火”结出的硕果。短短一年,这个怀集县的山村蝶变为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走出一条“党建强基、文旅赋能、民生固本”的振兴新路。
党建之火:锻造红色强引擎
广药大与宿安村党支部的深度共建,通过“五个聚焦”夯实共建根基,汇聚发展合力,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广药大创新打造“1+1+N”党建结对模式,建立“联建共学、联育干部、联办实事、联兴产业、联创品牌”五联机制,12个二级学院党支部精准对接村务需求,为校地合作提供长效化、系统化的制度支撑。
广药大与宿安村聚焦阵地优化育品牌,投入12万元改造党员教育实践基地,新增数字化展陈设施。聚焦联合培养提能力,校地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余场,成功培养20名党员骨干成为乡村振兴中坚力量。
校地双方还聚焦民生福祉办实事,完成党建宣传阵地升级、青年林建设、中医义诊等6项民生工程,村居环境显著改善,获评省级“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
与此同时,广药大服务“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打造“红色文化+乡村治理”融合模式,通过校地党组织10次高频互访,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擦亮省级“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品牌,形成可复制的党建引领示范经验。
文旅之火:激活红色新动能
广药大深挖宿安村红色富矿,让沉睡的红色资源焕发时代光彩,创新实践激活文旅动能,赋能乡村振兴。
该校深度挖掘植启芬故居、革命陈列馆等红色资源,形成专项调研报告,系统梳理革命历史脉络,为红色文旅开发绘制精准“藏宝图”;匠心打造主题鲜明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有效串联镇域核心红色景点,优化空间布局与游览体验,将分散的历史遗迹转化为连贯的“红色课堂”与文旅产品。
创新开发沉浸式研学课程,在革命旧址开展情景教学,累计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沿线民宿、餐饮产业发展,促进农产品销售,实现红色资源向经济产值的有效转化。
民生之火:绘就幸福新图景
广药大立足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培训+捐赠+实践”精准帮扶模式,多措并举惠民生、暖民心。
在永固镇多个校园,新安装的AED设备引发热议。广药大联合怀集县红十字会为校园捐赠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箱等关键设备,着力打造乡镇校园急救体系样板,显著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与校园安全保障水平,构建“校园急救安全网”。同时,组织中医药知识普及、急救技能培训1100人次,显著提升村民健康素养。
“我们的佛手瓜吸满山水灵气,生吃像雪梨般爽脆!”广药大牵线企业,积极链接怀集县肇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资源,创新开展直播助农活动。农产品搭乘网络快车热销四方,实现农产品销售额超300万元。
广药大还精准捐赠升级文化供给,捐赠价值10万元健身器材、儿童设施及价值8000元书画用品,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体育美育设施设备,满足村民和学生多样化文体需求,滋养群众精神家园,提升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如今宿安村的故事仍在续写,这簇从宿安燃起的振兴之火,正映红更多乡村的星空。
https://zqstatic.xjrb.com/content/202507/16/c48041.html?colID=0&firstColID=58&appversion=51200&from=weChatMessage&date=bnVsbA==&laye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