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媒体广药大 > 正文

【南方日报】广东药学院党委书记解密“爆发”背后

2009-12-30 |0 浏览量:

    ●爆发有何大背景?
  落实《纲要》精神,紧紧抓住学科优势特色,走出围墙,走向社会
  笔者:最近,广药启动了产学研区域合作的十大重点项目。这样的大手笔在广药历史上并不多见,为什么这次会有这样的“爆发”?
  吴梅兴:大的背景是去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这一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背后,广东药学院敏锐地发现了实现新发展、新跨越的历史机遇。
  “我们自己有什么东西?优势在哪里?能为落实《纲要》做些什么?”在讨论《纲要》的过程中,广药反复思考这样一系列问题。《纲要》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它的实施必将对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药围绕《纲要》实施和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决策,发挥学校药学的科研技术、研发优势及人才优势,走出围墙,走向社会,更加紧密地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
  笔者:经过大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共识?
  吴梅兴:对,经过广泛的讨论,广药全校上下达成高度共识:学校要发展,就必须要“融入区域、发挥优势、服务社会”--要高度重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以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为目标,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切实将服务广东区域经济作为大学的一种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使服务广东经济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广药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战略,明确提出:紧紧抓住学科优势特色,主动寻求促进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合作与服务对象。12月28号,广药启动了产学研区域合作十大重点项目。这是广药在学科建设领域和走向社会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笔者:这是不是意味着广药在办学观念上有了一个大转变?
  吴梅兴:确实是这样。我们过去往往比较重视纯理论研究,大多走不出校门。关于科研成果怎么样才能转化、服务社会、产生对民生有益的产品,广大教师自己思考不多,学校也没有形成一种有利于转化的管理体制。
  广药现在启动产学研区域合作重点项目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的科技与人才优势,主动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创新、企业科技进步以及高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这种合作是由于学校和社会具有应该的互补关系。实际上,学校有智力优势和研究条件,地方政府和企业有资金、资源等优势,合作互补。这种观念并不新颖,但实践起来不那么容易。我认为,高校办学必须走向社会,做好产学研结合。
  笔者:这十大重点项目将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吴梅兴:这也是我们的愿望。近年来,广东药学院在建立研发基地、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转化、服务区域经济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学校与番禺区人民政府共建的“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与中山市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共建的产学研基地和工程研究院、与连南瑶族自治县合作共建的“民族医药产业基地”等,规格都很高。学校近期还将启动“院校企业行”,主动走访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构建产学研联盟。
  ●“闯荡社会”优势在哪?
  一掷千万引进“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打造医药研发人才高地
  笔者:经过讨论,学校认为自己“闯荡社会”的实力是什么?
  吴梅兴:毫无疑问,就是要发挥广药的办学优势,广药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坚持发扬“以药为主,医药结合”的特色,已经成为广东省培养医药卫生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国三所独立建制的药科大学之一。
  这种特色最主要体现在学科布局上。按照“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我们精心设置学科专业,积极拓展医药生产、应用、流通、管理、信息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相关新专业,25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医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五个学科门类。其中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等三个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药学、预防医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充分保持药学、预防医学等学校特色的基础上,广药还积极促进多学科交叉,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学校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07年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一批名师、大项目纷纷落户广药。
  我们认为,广药的家底逐步厚实了起来,已经具备了“闯荡社会”的能力。
  笔者:去年,你们斥资1000万元引进了耿建国特聘教授,这说明你们引进人才的决心很大。
  吴梅兴:我们希望他能够起到“领军”的作用,耿建国教授的到来,也确实为我校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和办学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耿建国已经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对广药而言,吸引这样的“大师”很不容易,但有着重要意义。
  重要的是,广药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医药研发人才队伍。学校通过加强顶尖人才的引进和现有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实力和学术影响的科研团队,使学科建设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
  同时,广药还建成了完备的科研平台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校中心实验室对全校教师开放,近年来学校对试验设备的投入超过2亿元。学校设有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开发研究所、生物制药研究所、血管生物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动物中心等7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脂代谢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和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总共拥有8个省厅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中心。
   ●如何给科研转化“松绑”?
  成果若转化,九成收益归研究人员或团队的力度在广药前所未有
  笔者:现在高校科研与转化两张皮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您怎样看?
  吴梅兴:体制机制很重要。现在,不少高校科研人员脑子里面缺乏成果转化的意识,更关键的是,高校没有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走向社会的体制机制。这种情况只能使有的科研人员偷偷摸摸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这不怪他们,因为学校或研究单位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不太重视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笔者:听说广药新出台的政策把收益中的九成分配给老师,这个力度非常大!
  吴梅兴:作为省属本科院校,广药只有拿出气魄,出台比其他兄弟院校更优惠的政策,才能起到鼓励人才的作用。这是为什么,我不想说,大家也理解。学校不仅要奖励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还要给他们表彰和荣誉。新出台的《广东药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提出,“成果转让所得收益,总收入中的90%由成果完成人(项目组)作为奖励和科技开发试验使用”,我认为,这样的力度适合广东药学院。
  此外,这个文件还把成果转化的业绩与教师、科技人员考核、评优、职称评定挂钩,“办法”的出台,对科技成果的转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近两位教授已经喝到了“头啖汤”。今年12月,郭姣副院长课题组的专利成果“复方贞术调脂胶囊”项目,以880万元人民币高价格转让给珠海凤凰山药业有限公司。生科院黄树林教授课题组的专利成果“肝癌特异性TCR基因药物”项目,以5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赫格雷(大连)制药有限公司。他们的研究团队一下子分别拿到了700多万和450万的可支配资金。
  其实,广药这几年连续出台了《广东药学院重大科研项目、成果和重点实验室经费配套及奖励条例(试行)》、《广东药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广东药学院教育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等制度,加大对国家级和省部重大项目的立项配套资助,支持和鼓励教师冲刺高水平研究项目。2006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纵向与横向总和)稳步增加,平均每年递增36%。
  经过探索总结,广药已经初步形成了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科学研发的良好机制。
  ●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
  在人才培养实验区,学生的课堂既在校园更在企业岗位上,毕业生非常抢手
  笔者:据说,广药生科院的学生在大二、大三就要去企业实习,这是一种培养模式创新吗?
  吴梅兴:你所说的是广药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的“生物医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2007年获得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由黄树林教授负责。与传统培养模式不同,创新试验区的学生强调与专业、生产和社会对接,学完一个专题的课程就到企业去实习,而不是等到大四才实习。
  现在看来,新模式效果非常好,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很强,一出来就能用,企业抢着要。最近,大连某公司一下子就订了30多个毕业生。
  从全校来看,广药的毕业生也受到了社会的认可,连续三年,广药本科生就业率都达到了96%以上。
  笔者:全校范围内还有哪些人才培养新举措呢?
  吴梅兴: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建设了五级实践教学平台,分别是基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示范性实验教学平台、课外科技活动开放性平台、专业技能的特色平台、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和综合能力平台。
  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广药把大学四年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低年级(早期接触科研,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第二阶段———中年级(中期专题研究,强化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第三阶段———高年级(后期科研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依托五级实践教学平台,分阶段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即“早期创新意识和思维培养,中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后期科研实践技能培养”,形成了空间与时间立体化的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广药还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基本形成了与广东省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比如根据医药管理市场的需求,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根据中药原材料市场情况,设置了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分析与鉴定等专业;根据研究开发市场需求,设置了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中药学等专业;根据医药生产市场需求,设置了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专业;根据流通领域、应用领域等需求,设置了医药市场营销、医药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中药贸易方向)等以及临床药学、医院药学、医药贸易等专业,学校还根据卫生服务体系的实际需求,设置了临床医学、护理学、社区卫生服务等相关专业。
  ●未来办学思路是什么?
  坚持“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学科群,以大气魄、大胆略引进“大师”,搭建产学研合作大平台。无可非议,这是广东药学院发展的唯一之路
  笔者:学校未来的发展思路也已清晰了。
  吴梅兴:对,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巡广东时作了重要讲话,其讲话精神是鼓励我们要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我觉得这是要求,也是气魄。也就是中国人有能力,中国人能做到!现在广药的办学思路很明确,首先要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促进学科融合,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学科群,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若干高水平创新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要围绕科研创新平台、基地和项目,面向海内外,以大气魄、大胆略引进“大师”。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途径,切实按照“大师+学科团队”的模式,加快培养和聚集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发展潜力突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富有团结协作精神的科技创新团队。
  第三,进一步加强应用研究,整合优势资源,着力解决制约珠三角地区现代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问题,产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第四,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全面合作,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不断完善服务社会体系。发挥学校医药学科的优势,积极与医药行业、企业结成紧密的合作创新联盟,带动更多的企业参与。通过产学研联盟,将学校创造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最后,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工作体制机制,增强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加大科技服务的组织推介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形成学校事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合作双赢的大好局面。
  十大产学研合作项目简介
  一、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
  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由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与广东药学院共同投资组建。“基地”设在广东药学院大学城校区内,面积有10000多平方米,目的是提升广州地区健康产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健康产业发展平台,使孵化基地立足广州,服务广州地区健康产业,辐射广东省健康产业,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健康产业中心。
  二、与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的产学研全面合作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属广东省新十项工程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广东药学院与中山市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发展有限公司将在中医药产业化的规划、招商、研发、生产、种植、贸易、物流、推广、培训、科普养生等方面开展全面的产学研合作,形成人才、技术、资源广泛的共享与互动,以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和中山市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基地
  该项目由广东药学院与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建,着力于连南丰富的民族民间医药资源研究、开发和利用,共建民族医药研发平台和产业基地,以促进民族医药文化与民族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以学校产学研合作形式帮扶,达到促进少数民族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四、广东药学院与珠海凤凰山药业有限公司专利新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广东药学院将学校专利新药科技成果“复方贞术调脂胶囊”转让给珠海凤凰山药业有限公司。该项目的转化是学校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技术成果服务社会的又一重要体现,开创了广东药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局面。
  五、大连长兴岛临港国家工业区赫格雷制药有限公司专利新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广东药学院将学校专利新药科技成果“肝癌特异性TCR基因药物”项目转让给大连长兴岛临港国家工业区赫格雷制药有限公司。该项目的转化是学校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技术成果服务社会的又一重要体现,开创了广东药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局面。
  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
  是由广东药学院郭姣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创建的,研究室成为在“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研究领域深入开展综合性中医药研究、培养卓越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家中医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脂代谢、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
  二个实验室达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标准,不仅标志着脂代谢实验室和中药制剂实验室在实验环境和科学管理上跨入国家先进行列,而且将引导示范学校所有实验室建设和实验管理朝着科学、安全、标准、规范的方向发展,加速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八、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是由广东药学院朱家勇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创建的,目前我省乃至全国还没有设立专门从事生物活性药物研究的重点实验室,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将在资源共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九、广东高校药物缓控释制剂工程技术中心
  该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药物缓控释制剂的研发条件及团队,在口服缓控释、透皮缓控释、靶向缓控释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工程技术服务,已成功开发了多个新药上市,并与美国建立了中美产学研合作,建立了药物释放技术联合实验室,选派优秀研究生赴美“2+1”GMP实训。
  十、广东药学院血管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所拥有40多种品系基因工程小鼠及多种疾病模式动物,是国内一流的基因工程小鼠研究平台。由学校特聘教授耿建国担任所长。耿教授现任我国“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及“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
  广东药学院科技工作重大突破
  一、获重大科技奖
  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二、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
  三、取得多个高水平的科研平台
  获得省厅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5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个,广东省1个,广东省教育厅1个
  四、承担了多项重大科研课题
  首次以主持单位承担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科技部国家支撑项目2项,“973”子课题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8项
  五、重金引进大师
  投入1000万元引进“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耿建国及其研究团队。
  六、创新科技制度
  制订了《广东药学院重大科研项目、成果和重点实验室经费配套及奖励条例(试行)》、完善了《广东药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广东药学院教育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新制订了《广东药学院科学科技成果转化办法》等。(编辑 张颖)


编辑:



上一条:【中国教育报】广东药学院启动10项产学研合作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下一条:【南方日报】产学研合作广药启动十大项目

新闻总排行

最新新闻